小儿脑瘫
小儿脑瘫的行为
一般来讲患儿在静卧的时候经常表现出怪异的姿势,而有的脑瘫患儿则是在运动的时候表现出的异常姿势。
1.紧张性颈反射姿势
这个是因为头部位置发生变动时,导致四肢肌张力、眼位的变化,而这种变化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紧张性颈反射姿势,另一种则是非对称性紧张性反射姿势。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姿势一般在出生后6个月仍存在的话就是异常的;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姿势则是在新生儿出生后1周左右就出现的,到了2-3个月的时候呈优势,到以后因为受到上位中枢的控制会逐渐消失,但是如果在出生的3个月后仍然还存在的话就是异常的了。
2.偏瘫姿势
如果是偏瘫姿势的话,则是患儿最常表现的为一侧肢体运动,而另一侧肢体的费用,而且左右肢体有明显的不对称性。
3.角弓反张姿势
如果出现这种姿势的患儿会出现四肢肌张力增高,头背屈的现象。
4.舞蹈样手足徐动姿势
这类姿势患儿会经常做不自主的动作,而且运动的时候经常是以舞蹈的形式或是扭动的形式不间断的出现。还在运动外观显得持续而松散,幅度大而且无法自我控制。
5.共济失调步态
这类表现形式是呈醉汉的步态的,也就是说他们常常不能自己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例如他们站立式为了维持站立的姿势的话,必须要不停的进行调节。
6.其他
其他的表现例2个月以后小儿的手仍有紧握拳的现象,像患儿上肢内旋位,双下肢呈硬性伸展、交叉、尖足位等。而有的患儿的表现则是安静的时候并没有明显的姿势异常,但是当检查者突然扶住患儿的腋下,让其足底着床的时候,患儿的下肢会内收、交叉,同时双上肢内收、内旋等。而超过6个月的小儿如果还不能呈现正常的坐位姿势,而且还表现出特殊的异常坐位姿势,如前倾坐位,后倾坐位等都是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