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
小儿脑瘫的爬行训练
在治疗脑瘫患儿过程中,康复训练是十分重要的。脑瘫患儿的爬行康复训练是康复训练的重要部分,在进行爬行训练时,脑瘫患儿首先要学会静态地保持手支撑或手膝位支撑,在有了以上基础后才可以进行动态爬行。爬行训练是脑瘫患儿接触的第一个交替性运动,对脑瘫患儿未来的步行及复合性运动和其他感觉统合方面起到了基础作用。
训练一:两手支撑的完成。两肘支撑和抬头是两手支撑的前提。两手支撑,胸离开床,颈椎和腰椎进一步伸展,重心向后移至腹部是腹爬的前提。
训练二:四爬位的实现。用两手和两膝将身体支起,重心进一步向后移至膝部,并可用一侧上肢支撑上半身体重,再用另一侧下肢支持上半身体重,这是解放一侧上肢或下肢实现前进运动的前提。
训练三:从腹爬位到四爬位再到腹爬位姿势变化的能力。对于姿势变化的调节对灵活爬行是很重要的,一个会爬的儿童可随意进行四爬、腹爬或高爬。
训练四:立直和平衡反射地进一步完善。迷路立直、视性立直、躯干立直是四爬位的前提,平衡反射是重心移动(前后左右)维持四爬位平衡的前提,如无这两个前提,即使能用手膝位起立,也不能实现爬行运动。
训练五:四肢交互运动模式的完成。规范的爬行运动必须是一侧上肢和对侧下肢同时伸屈,两侧交互进行,这是在系统发生过程中形成的固定模式,该模式发育不完善,爬行也就不能完善。
训练六:侧卧位单肘支撑的完成。侧卧位是身体接地面积减少,而单肘支撑下半身体重时,接地面积进一步减少,这需要有完善的平衡功能才能完成。这种姿势如能完成,说明脑瘫患儿平衡功能已发育成熟,是四爬运动即将开始的重要标志。
怎样进行爬行训练?训练脑瘫患儿腹爬首先选容易回转的场地,使患儿俯卧。在他能够抓到的地方摆放玩具,叫他用另一只手去抓,当其同侧下肢不能屈曲时,要协助他提起。摇晃玩具叫他去抓取,然后再换方向去叫他去抓取。也可以诱导他向后方退着爬,再反过来回到原处,再诱导向反方向爬去。翻身动作完成时轻轻地按住来限制其移动,促进上下肢分离和躯干扭转能力。对髋和膝屈曲不好者可以协助,也可以叫他蹬住协助者的手向前爬进。要不断地移动玩具向前,拉长距离来做游戏。可用活动玩具、发声玩具诱其腹爬。
对早期上肢支撑能力弱的脑瘫患儿,家长可以协助固定相应肘关节或在后面固定骨盆,在稳定好的基础上让患儿前后摇动,练习用四肢来支撑身体。开始爬行时,髋关节、膝关节不能屈曲,有的脑瘫患儿会出现双下肢向前蹦跳的情况。对这种异常运动,家长或训练者应跪在患儿身后,双手托住其骨盆部,一步一步地把下肢向前推动,或者双手握住脑瘫患儿踝关节将两?腿向前推动,之后让患儿自己移动,促使早日独立腹爬。
- 上一篇:脑瘫儿童的起立站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 下一篇:小儿脑瘫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