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15010255946 / 010-56255560

听力语言

什么是听觉口语法(AVT)

发布时间:2018-04-14 10:19浏览:
       所谓"听觉口语法"是利用听障儿童的剩余听力,藉由助听器的扩音系统把声音放大,或以植入人工电子耳的方式,帮助无任何剩余听力的孩童重新获得听觉潜能后,将听觉、语言、认知,依其自然发展之程序,在自然且有意义的情境中,透过会话式的互动,让听障儿童学习倾听、说话及语言。『听觉口语法』的主要特色包括:专业团队合作的模式及父母深度的参与,使听觉成为儿童全人发展的一部分。
 特色:
1、父母的深度参与
         在教学上经过康复机构语训老师的指导,父母要扮演的是积极参与的教学者,而非观察者的角色。另外,在听障儿童的听觉管理中,父母也要积极明了有关孩子的听力问题、听力变化与助听系统之状况。透过积极、深度的参与,能促使听障孩童的父母主动去学习,并了解如何运用策略以发展孩子的听觉功能。 父母在参与过程中所扮演的,不只是在孩子接受训练时,配合语训老师示范,而在离开教学中心回家之后,父母更要将课堂中所学得的知识技巧,在自然且有意义的情境中教给孩子,这样会有更好的康复效果。
2、有效的听觉管理
『听觉口语法』并未藉助特殊的助听系统,而是使用一般的助听系统或者人工电子耳。此法非常重视听觉训练,因此听觉管理格外重要。在『听觉口语法』中,听力师所做的听觉管理包括:听障类型、听力损失程度之鉴定;听障的早期发现和早期配置助听系统;观察听觉系统是否有变化,并协助配置合适的助听系统;与听障儿童父母密切合作,以提供孩子高品质的听觉与学习环境。『听觉口语法』所强调的听觉管理并不把责任全放在听力师身上,同时也需要听障儿童家庭的投入。换言之,听障儿童的父母亲必须由被动的观察,转换为主动的参与角色。因此,听力师在为孩子做听力检测时,他的家人也必须在场。一方面让他们更了解听障儿童的听力问题,一方面也增加他们对听力学的相关知识,此外,家人也可针对孩子做听检时的反应,向听力师提供一些自己平日所观察到的事项。
3、强调听觉的运用
 
听障儿童必须学习用听觉接收讯息,而非使用视觉。有时候,为了达到真正刺激听觉的效果,老师会运用一些技巧,以避免听障儿童并用视觉(即读唇)与听觉。这些技巧包括:遮住嘴型、与儿童平行而坐等等。听觉口语治疗师发现,强化听觉对孩子在发展说话、语言、认知、沟通时,将能产生良好的循环效应;亦即当他们听、说的能力增强时,说话、语言、认知、沟通等能力也会跟着进步,反之亦然。至于读唇则不必刻意教导,因为听障儿童在音响不佳的沟通情境中,自然会用上视、听并用的方式。
4、依循正常发展程序来教学
 
课程中的五个主成分:听觉、说话、语言、认知、沟通,都是以正常发展为架构,因此听障儿童的发展与正常儿童相似,只是在开始时发展速度较慢
 
                                                                                                                                                                                    参考360百科词条

(编辑:北京七彩虹康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