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知识
脑血管病早期康复训练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饮食习惯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的特点。目前,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并给国家和众多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如何预防脑血管疾病、降低其发病率和复发率,提高生存质量,已成为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需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并主动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脑血管病早期康复训练是很重要的。康复实质是“学习、锻炼、再锻炼、再学习”的过程,是调动剩余脑组织的重组和再功能。康复训练能帮助病人保持和重新获得失去的一些功能,纠正不正确的姿势、运动,降低致残率,以便更高质量地生活,甚至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因此,康复训练至关重要。
卒中后不久,一些失去的功能就会开始恢复,在最初的几个星期恢复最快,但有时也会持续很长时间。因此,康复训练应尽早进行。缺血性中风时,只要病人神志清楚,生命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小时后即可进行。脑出血一般宜在10~14天后进行。
康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病人和家属应积极配合康复医师进行康复训练,只有中风病人和他们的家庭一起努力,长期坚持,才能取得最好的康复效果。
医学研究表明:康复治疗进行得越早越好。康复治疗可以减轻脑血管病病人因卧床、活动减少所致的骨质疏松、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度下降、肺部感染等,从而为下一步的康复训练打下好的基础。
脑血管病患者何时康复锻炼最好
脑血管病患者度过危险期后,就进入了康复锻炼阶段。这时,患者主要是进行一定方式的运动锻炼,促进瘫痪肢体的功能恢复,防止瘫痪肢体的挛缩,增进身体健康,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使患者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疾病,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主要采用的方式有按摩、有别人帮助的被动运动和患者自己参与的主动运动。虽然,医务人员提倡康复锻炼越早越好,但是患者和家属往往还是对早期锻炼顾虑重重,特别是脑出血患者,更是担心早期活动会引起再出血。其实,康复锻炼引起再出血的机会很小。医务人员总结出,脑出血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只要血压平稳,动作不猛,就不会引起再出血,而康复锻炼开始太晚会丧失预防后遗症和并发症的作用。还有人认为,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在半年以后就没有意义了,再锻炼患者的身体功能也不会更多地恢复,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很多患者在脑血管病l 年后,身体功能仍有改善,而且不坚持进行锻炼,已经恢复的功能往往会退步。一些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其他脏器病变的患者担心锻炼会引起血压波动和心脏病发作。其实,脑血管病的康复锻炼是循序渐进的,只要避免过度劳累和用力过度,一般不会有这些情况发生。所以,我们提倡脑血管病患者一旦病情稳定,就可以进行锻炼,促进身体康复。
- 上一篇:家庭脑中风康复的重要性
- 下一篇:康复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