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知识
儿童康复与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儿童康复
鉴于各地小儿脑瘫疗育中心康复治疗中关于智力的发展关注和措施不足,以及儿童康复领域语言、精神发育障碍儿无论在量上或质的方面都占有非常大的比重,本书首先在绪论中介绍我国残疾人事业和现代康复医学,小儿和高龄化时代到来,残疾类别划分和康复对策等及心身障碍儿童情况和残疾预防,说明儿童康复医学的特殊性。
儿童康复对象处于发育成长阶段,所以介绍语言发育、运动发育、精神发育和评价。治疗总论详尽的介绍了现代儿童康复医学中的语言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心理疗法,引导式教育法和其他方式的学习和提高能力方法.对脑性瘫痪、智力低下、孤独症、癫痫、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遗传性末梢神经源性疾患,唐氏综合征等都在各论中论述,对其它障碍如分娩麻痹、烧伤、心身疾患、支气管喘息、虐待儿童综合征以及口腔卫生,摄食指导的论述扩大了对儿童康复疾病的认识,并详细介绍了这些疾病的现状以及康复和防治全面知识和手段。对脊柱裂、脑积水以及骨关节疾病和四肢的先天畸形等作了讲述。着重介绍康复诊疗中的物理治疗和矫形器具的使用,还对那些重症卧床在家的重症心身障碍儿的养护和体操训练做了介绍。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肖汉仕教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心理素质教育,简称为心理教育或心育。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是培育良好的性格品质、开发智力潜能、增强心理适应能力、激发内在动力、维护心理健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即育性、启智、强能、激力、健心、导行。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全方位优化社会心理环境,减少劣性刺激
2.全面渗透心理素质培育,以优化心理素质
3.适量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普及心理保健知识
4.进行必要的心理测查,以了解心理状况
5.开展多种心理的心理辅导,以缓解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心理教育是一项利教、促学、益社会的奠基工程
1.有利于教育教学的科学化、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落实、有利于教育者自身的优化
2.有促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促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促于学生主动成长
3.有益于校园的和谐、有益于社区的安定、有益于社会的文明
- 上一篇:康复医学
- 下一篇:康复师什么?关于康复我们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