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促通从俯卧位向坐位的转换手法
发布时间:2018-06-29 09:06浏览:次
小儿
脑瘫促通从俯卧位向坐位转换的手法目的:促通头部控制,上肢支撑能力,躯干回旋,为坐起作准备。
体位与操作方法: ①体位:治疗师下肢上俯卧位。 ②操作方法: 方法一:治疗师坐于床上,两腿伸展,让患儿沿其下肢的横轴俯卧于上,给予时间让患儿充分放松。 然后如图3-24a所示,治疗师抓住患儿的一侧下肢,最好是膝部,并向自己身体方向牵拉,使患儿躯干产生回旋运动。 治疗师的另一只手所支持的患儿身体的部位原则上是肩部或臀部。治疗师在使患儿躯干回旋的同时,屈曲患儿颜面侧的下肢,用以支持患儿的躯干,为坐位作准备(图3-24b)。
方法二:前两步促通方法同图3-25a,b,其后的操作以患儿头部的活动为目标,在头部屈曲,回旋的同时,使小儿成为坐位(图3-25c)。 在小儿坐起来时要注意他头部的活动,头部要保持正中位,若患儿缺乏头部的活动,治疗师要给头部以支持,可以通过将上方的肩部向下方推的手法使小儿头部产生屈曲与回旋。 上述手法应用于患儿从俯卧位向坐位转换的早期,随着患儿此动作的成熟,尽可能地等待患儿自己的反应。 在操作过程中,如果患儿头部的控制能力尚不充分,即使用上述的推肩向下的方法也不能获得头部的屈曲与回旋的反应时,应将与小儿坐起的方向相反一侧的上肢保持外旋位,并推向上方,这样可以获得头部的屈曲,回旋反应。这一方法也可应用在其他促通手法操作中不能获得头部的控制之时。
方法三:如前述的方法促通小儿从俯卧位至坐位,在坐起的时候,治疗师握持患儿的肩或肘部,将患儿的两上肢向治疗师的胸,腹部方向牵拉,促通发生上肢的支持反应。 注意应使肩部充分松弛后再进行操作。 使肩部松弛的方法是,扶持双肩或肘部上下摇晃两上肢,此时如果患儿头部的控制欠佳,可使两上肢先后交替的摇晃,这样可达肩部松弛,头部稳定的目的(3-26a,b,c)。
☉素材来源网络,我们重在分享,版权归原创所有。
七彩虹儿童康复中心! 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七区四号楼
(编辑:北京七彩虹康复中心)